方志知识问答(三)
五十三、志稿的规范性修改有哪些内容?
志稿中的字体、标点符号、称谓、时间、数字、计量、引文、图表等,都要求按《<宁波市北仑区志>书写规则》书写,否则要予以修改。规范性修改工作量大,需下大气力。
五十四、志书审稿包括哪些内容?
志书审稿包括指导思想是否对头,观点是否正确,事实是否有误,体例是否恰当,章节领属是否合宜,详略是否得当,粗细是否有度,图表设计是否完善,记述风格是否统一,乃至对一个数据、一个词语、一个标点的运用,都要下一番校核把关的功夫。
五十五、审稿的标准是什么?
审稿应把好“五关”:
1.明确标准,把好政治关;
2.去伪存真,把好史实关;
3.通览全志,把好层次关;
4.删繁就简,把好文字关;
5.请人帮助,把好保密关。
五十六、审查志稿的政治质量包括哪些内容?
政治质量是志书灵魂之所系。审查志稿的政治质量是审稿的首要任务,具体可从下列几方面考虑:
1.看是否符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看是否有违志书的社会主义方向;
3.看是否有悖《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精神;
1.看是否符合党的政策要求。
五十七、怎样审查志稿的科学性?
审查志稿的科学性,可从下面几方面考虑:
1.看是否合乎逻辑;
2.看有无自我矛盾;
3.看叙述是否周密;
4.看有无被现象掩盖了本质;
5.看是否有违专业知识;
6.看是否符合历史阶段性;
7.看有无时间概念上的混乱。
五十八、怎样审查志稿的著述质量?
如何审视志稿的著述质量,可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去考核。
所谓宏观考核,就是从志稿的全局和整体上全面考虑,看是否抓住了关键,是否写出了精髓,是否突出了核心。比如,它是否反映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是否体现了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否反映了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否体现了时代精神。
所谓微观考核,就是从志稿局部的内容上、从它一个单项一个单项的记
述中,看它是否科学、是否合理、是否周密,是否抓住了事物的本质等等。
五十九、志书对文风的要求是什么?
新方志的文风应该是严谨、朴实、简洁、流畅。这是对志稿文风的要求,也是对志稿语言的要求。由于志体是科学的、客观的记述体,所以志稿的语言应该是严谨而不马虎,切实而不空洞,简洁而不含混,概括而不抽象,具体而不繁琐,流畅而不虚浮,通俗而不粗陋,雅重而不枯燥。
六十、如何使方志语言统一?
要使方志语言统一,必须去除以下三方面毛病:
1.文白混杂。主要表现为滥用文言句式、使用生僻词语。
2.不适当的口语化。不适当的口语化,是一种语言的倒退现象,是对待
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一种随意性表现,此乃志书编纂之大忌之一。
3.方言俚语入志。志书编写中,对那些地方性很强的方言俚语应当慎用。
六十一、如何使方志语言典雅生动?
方志语言不仅要求准确、简洁,而且要防止干枯;不仅要求朴实生动,而
且要防止粗俗,力求典雅。具体须注意以下三点:
1.合理用表,尽量减少行文中的数字,有助于语言典雅生动。
2.适当引文,增强记述的趣味性。
3.注意语言音乐性。汉语中有单音词、双音词和多音词,在撰写中,如
能注意音节的匀称,便可形成一定节奏,除了使用排句、对句可使语言有节奏感外,散句合理安排也会有节奏。
六十二、如何使方志语言平实通顺?
1.不要滥用形容词之类。郭沫若曾说:“要使文章生动,我想,少用形容词是一个秘诀。”志书撰稿者应牢记这个秘诀。
2.要慎用积极修辞。志书靠资料取性,讲究科学性,除人物传、文物、胜迹等用到积极修辞手法外,其余地方很少使用。
3.要注意语言的朴实美。朴实的文风要求语言优美,表达事物准确,使“朴字生色”,朴中见美。
六十三、方志语言如何简洁明快?
大凡名志,文字无不简洁明快,凝练流畅。语言要简洁明快,必须注意以下五方面:
1.精选字词。要以大量词语中选择出最确切的字词精确表达完整的意思。
2.删除浮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
3.砍掉蛇足。不必要的知识介绍、概念的阐释、抒情、议论等,皆属蛇足,应当砍掉。
1.长句化短,使用短句。
2.注意省略。一部志书中,“本县”、“我区”等字应该省略。
六十四、如何达到语言的准确严谨?
志书是“信史”,真实是志书的生命,而真实可靠的资料要靠准确严谨的
语言来表达。准确严谨的语言包含两方面意义:一是客观地反映出事物的本来面目;二是概念明晰,推理判断正确。如何达到准确严谨?一是要熟悉资料,把握实质,这是基础;二是恰当选用专业用语;三是弄清词义、词性,懂得词的用法,努力做到使用准确,表达严谨。
六十五、志书援引诗词有什么作用?
1.诗词的恰当援引,有利于最贴切地描绘一方地域的自然景观,以最佳效果显现自然美;
2.诗词的恰当援引,有助于反映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显示社会美;
3.诗词的恰当援引,有利于方志中人性美的显现;
1.诗词的恰当援引,有利于展开地方风情的画卷,体现风情美。
六十六、志稿审核时对照权威著述有什么意义?
地方志内容之广泛近乎百科全书,而编辑人员的知识结构及学术水准都很难适应,因此,为使志书方方面面都具有权威性,志稿审核时要注意对照权威著述,可能时还要访请有关专家协助定稿。以此来补足修志人员史识之不足,很是重要。如审核人物时,对照《辞海》的条目和权威性人物传,斟酌用词。
六十七、为什么要对志稿开展多种形式的评议?
编修地方志属千秋大业,质量第一。对志稿进行评议是提高和保证志书质
量的有效措施。这种评议,实属集思广益。众手审稿,是多层次、多角度地进行的。不论分志和全书都要进行评议。参加评议的有领导,有专家学者,有修志同行,有熟悉情况的行家。召开评议会时,与会者要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议论纷纷,“吹毛求疵”,从体例到内容,把资料不实、数据不准、体例不符、归属不当、文风不正、提法不妥等种种弊病以至败笔都找出来,把可能出现的政治性、事实性和常识性的错误,尽可能消除在成书之前,少留或不留后患。
六十八、新修志书要避免哪些常见毛病?
1.篇目雷同,千书一面;
2.内容一般,冲淡主题;
3.过多解释,乱发议论;
4.记载失度,取材不周。
六十九、志稿中数据要避免哪些常见病?
1.同一数据,前后记述不一致;
2.分数相加与总数不同;
3.文字与表内的数据不一致;
4.滥用概数。概数在志中可以用在历史资料和口头资料没有准确数字
的地方,建国后有准确数字的数据,一般不要用概数。
七十、志书的撰稿有哪十忌?
1.忌字迹潦草;
2.忌标点混乱;
3.忌规格不一;
4.忌生造汉字;
5.忌抄写不校;
6.忌外文草写;
7.忌铅笔改稿;
8.忌画改过乱;
9.忌符号不明;
10.忌加工粗糙。
七十一、方志总纂的任务是什么?
1.统一观点。总纂过程中,要始终贯彻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
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纠正封建主义等错误思想。
2.核实资料。总纂核实资料要掌握四条标准:一看资料是否齐全;二看
资料是否真实;三看资料是否前后一致;四看资料是否有价值。
3.严明体例。要遵从系统论的观点,注意一部志书的整体性、层次性和有序性。要用“凡例”、“书写规则”来统一全志。
4.体现特色。
5.恪守科学。
笔削文字。即对语言文字的精细加工
七十二、如何理解“统合古今”和“详今略古”?
我国方志,从纵的方面考察,则要“统合古今,详今略古”,即对一地从古到今的历史和现状都详略不同予以记载。以往修志,大都如此,已成为公认的惯例和传统。现在,我们修志,这个惯例同样要遵行,这个传统仍然要继承。
怎样略古?一是旧志已载,凡是正确的,只要分门别类,简单载述一下,以示不缺,并注明“前志已载”即可。其次,旧志已载,凡是不正确或可疑者,则不正确者,尽可能加以订正,可疑者,可指出问题所在,予以存疑。至于新近发现而旧志缺载的古代材料,重要者,新志应尽量补入。“详今略古”还要注意不可“详今无古”和“详今虚古”。
七十三、什么叫“横不缺项、纵不断线”?
方志以资料见长,横排竖写,述而不论。一个分志一般应遵照“事以类聚”的原则划分章节,而不按历史时期分为几段,这就是横排。横排要求横不缺项,所谓横不缺项是因为志书横及百科,是“一方之全史”、一地的“百科全书”,对一地的主要事物以及事物的主要方面不能遗漏。志书是统贯古今的,对节目都要竖写,做到纵不断线。所谓纵不断线是指一事物重要发展阶段不能缺,能够看清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情况。
七十四、修志中社会调查有什么重要意义?
修志中社会调查的重要意义至少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进一步收集、完善文献资料的需要;
第二,是抢救珍贵史料的需要;
第三,是弥补文献资料缺漏的需要;
第四,是匡正文献资料谬误的需要;
第五,是修志工作者接触社会,联系群众,转变作风,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
七十五、提高方志的实用性要注意些什么?
1.重视志书内容,形式为内容服务;
2.资料准确无误,提高可信性和实用性;
3.容量要大,信息要多;
4.举其大要,略其琐细,做到详略得当;
5.说明优势和劣势,全面提供地情资料;
6.明确主流和支流,记述好成就和失误;
7.彰明因果,体现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
8.眉目清楚,便于查考。
七十六、方志编纂者的职业道德有哪些?
修志要讲志德。志德也和文德一样,都是一种职业道德,它是修志者所
必须遵循的思想原则和行为规范。
1.必须有存真求实的精神;
2.必须有公正谦虚的品德;
3.必须有严谨勤勉的作风;
4.必须有乐于修志的情趣。
七十七、对修志人员有什么要求?
1.政治觉悟高;
2.思想政策水平高;
3.知识覆盖面大;
4.文字功底深;5.学术工作品质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