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大事记(1950~1956年)
1950年
9月底南通地区土地改革工作队分两路,一路赴新区,一路赴老区,帮助、发动土地改革。
12月底南通新解放区完成68个试点乡的土地改革,老解放区完成582个乡的土地改革。
1951年
年初新解放区土地改革全面展开。
3月下旬,土地改革中没收地主土地财产的工作基本结束。
3月如东县汤园区红星乡双港村季邦英成立了有8户群众参加的互助组,后来发展成为南通互助合作的典型。
4月南通地区土地改革进入全面结束阶段。
11月老解放区,老恢复区850个乡土地改革结束。
年底南通地区共有互助组1613个、11290户,其中常年组265个、2120户,临时组1348个、9170户。
1952年
3月地委派工作组到如东县红星乡季邦英互助组领导试办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4月底地委组织互助骨干训练班,149位互助组长参加学习。
5月南通地区第一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季邦英农业生产合作社在地委直接领导和帮助下建立,共有社员8户、近40亩土地。
6月底南通地区已有互助组46888个,组织起来的劳动力达73万余人。其中37%以上为固定性互助组。
年底南通地区共有常年互助组3.48万个,临时互助组5.06万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4个。
1953年
春南通地区对互助组进行了全面整顿。
4月南通地区已经或正在试办的初级社共11个,入社农户244户、土地1626亩。
10月南通地区互助组、合作社开展增产节约运动。
年底南通地区共有初级社27个,其中领导试办的11个。群众自发建立的16个。参加的农户389户,入股土地3542亩。
1954年
2月中旬中共南通地委举办办社干部训练班,600多人参加。
8月南通各地开始大批训练办社骨干,其中专区干校培训800多人,如皋培训400多人,海门培训550多人。
年底,南通地区农业生产合作社由27个发展至4658个,互助组发展至72000多个。组织起来的农户占总农户的63.5%,共有1个区、11个乡、198个村基本实现合作社。
1955牟
2月初中共南通地委召开县委负责同志座谈会和农林科长会议,布置农业生产和互助合作工作。
6月31日中共南通地委农业生产互助合作部发出《关于进一步检查和领导农业社做好耕牛保养和使用的意见》,要求各地在合作化过程中,采取切实措施,建立起耕牛的保养和使用制度。
7月下旬中共南通地委召开互助合作会议,贯彻江苏省委农村工作部召开的互助合作会议精神。各县分管互助合作的副书记及生产合作部长出席了会议。
8月南通地区开始全而整顿合作社。
8月中共南通地委抽调和训练地、县、区、乡干部,分派至各地加强办社工作。至月底共抽调1969人。
8月南通各县集中和训练新社骨干,至9月底共培训2068个社的4205人,在训1950个社的3950人。
11月各县普遍召开县委会议及县直机关科局长等人出席的会议,讨论贯彻全省区委书记会议精神,做好巩固新社、提高老社等项工作。
年底南通地区共有农业生产合作社20606个,入社农户72万多户,占总农户的54%强。有7个区、199个乡基本上实现合作化。
1956年
1月下旬南通地区掀起大办高级社的高潮。至3月,合作化基本结束。据4月底统计,全区共有合作社3812个,入社农户达总农户的95.91%,其中高级社3641个,入社农户占总农户的95.16%。初级社171个,入社农户占农户总数的0.75%。
春、夏南通地区连续进行了三次高级社整顿工作。第一次整社以“三包一奖”制为主要内容,结合处理社内遗留的政策问题;第二次整社主要内容是普遍推行劳动规划和财务规划,贯彻勤俭办社的方针,第三次整社主要抓住夏收预支为中心环节,做好高级社的第一次分配工作。